——規(guī)則是成功的根本
【原文】
維清緝熙(1),
文王之典(2)。
肇肇(3),
迄用有成(4),
維周之禎(5)。
【古文注解】
(1)清:清明。緝:延續(xù)。熙:光明。(2)典:前代定下的法則。
(3)肇:開始。肇:祭天。(4)迄:至,到。有成:指擁有天下。(5)禎:祥瑞,吉祥。
【古文翻譯】
政治清明光耀后,
文王法典是根本。
自從開始祭上天,
直到今天大功成,
這是周朝的祥瑞。
【古文解釋】
這是周公制禮作樂時祭祀文王的宗廟樂歌。
把周文王的成功,歸于法則、規(guī)矩,應當是說到了點子上,作為一國之君,即或是部落首領,不可能像烏合之眾的頭兒一樣隨心所欲,走道哪里算哪里,更不可能走一步看一步。要歸順人心,要使言論、行動有所依循,必須有法則。從法則之于家、國、人的重要性來說,單是創(chuàng)制法典,使國家、社會的運轉依一定的軌道而行,時人們的言行有所依憑,周文王的功績便足以光照后世,垂青史冊。
法則的制定,不外乎兩個方面:角色的定位,以及由這種定位而規(guī)定的權力、職責和義務。進一步,是制定超越角色定位和職責、義務的懲罰措施。這樣,有了規(guī)矩,就可成方圓了。